<address id="phjfn"><strike id="phjfn"><pre id="phjfn"></pre></strike></address>

        <dl id="phjfn"><video id="phjfn"></video></dl>

        請先綁定手機號

        位置:首頁 >原鄉

        有“雨”樂至

        樂至缺水,冬干、春旱、夏伏旱,是川中赫赫有名的老旱區。這個深深的負面烙印就像傷疤一樣,讓無數代樂至人揮之不去,掙扎成一段曠世情仇。

        樂至縣是無產階級革命家、軍事家、外交家、詩人陳毅元帥的故鄉,這里還流傳著他青年時幫助盲人鄰居郭大娘找水、挑水的感人故事。樂至地處沱江和涪江的分水嶺上,特殊的地理位置導致這里十年九旱、莊稼歉收。加之“地上無資源,地下無礦產”,樂至經濟較為落后,姑娘們大多選擇了遠嫁,而外地的又娶不進來,一些大齡青年不得不通過“換親”來解決婚姻問題。沒有姐妹換的,不得不一輩子打光棍兒。

        據《樂至縣志》清·雍正六年版記載,明成華庚子年、弘治戊申年樂至大旱大饑,人們不得不易子而食。這簡直就是人間慘劇。1973年春夏大旱,為了解決吃水問題,樂至甚至發生過張藝謀電影《老井》里的護水械斗的事件。

        2021年的冬干,2022春旱、夏季持續四十余天高溫,創歷史極值。玉米清一色半尺多高,葉子枯黃卷成了繩子,一點就著;稻田龜裂,寬處有二三十厘米,不少禾苗嚴重脫水枯死;桑樹是特別耐旱的經濟作物,剛剛發出的嫩芽也干枯了,一揉就碎成了粉末……

        盼雨盼水,是樂至老百姓經常念叨的事情?!坝杏陿分?,無雨樂去,風調雨順,快樂之至……”這首樂至民謠婦孺皆知,印證了樂至人盼水之情之甚,比盼東風還甚十倍、百倍。因為長期缺水,樂至人自然而然地養成了愛水和節水的好習慣,對水頂禮膜拜。每到一個新地方,一旦發現大江大河,大多樂至人就會眼睛放光,不停地驚呼“河、河、河”,艷羨之情溢于言表,總要在此處多逗留一會兒,恨不得“常住沙家浜”,大有“此間樂,不思蜀”的意味兒。

        眼瞅高溫持續,成了僵局。農民伯伯坐不住了,他們天天關注天氣預報,時不時看云問天,那種迫不及待的急促猶如熱鍋上的螞蟻,有時還免不了來幾句標準的國罵,“狗日的老天爺,不干人事!還要不要人活了?”每當天氣預報預警大雨將至時,大家就打起了十二分精神,翹首以盼。那種盼星星盼月亮,把脖子望酸了,眼睛望長了的焦灼感,沒有一定農村生活體驗的人是很難感同身受的。

        預報的下雨時間到了,親人們眼巴巴地盼著來一場透心涼,讓莊稼吃個飽,喝個夠!幾聲悶雷劃過,大風忽起,烏云消散。良安無雨!回瀾無雨!石佛無雨!樂至無雨、安岳無雨、雁江無雨!全市都無雨!大家都很“無語”!

        有人說,氣象局就是“估計”局,只能預報:“大概要下雨了?可能要下雨?估計要下雨?”

        也還有人另辟蹊徑,說資陽及周邊地區近年來干旱少雨,是因為新建天府機場動了龍脈,影響了大氣環流。我作為地道的樂至人,不敢茍同此觀點。真實情況應該是周邊都在等雨救急,各地一有積雨云,都在人工增雨作業,改變了雨水散落的區域,這才導致天氣預報也不靈了。

        說歸說,連續的高溫炙烤,讓人只能靠著空調“救命”。有著火爐之稱的重慶,氣溫更是囂張地飆升到45℃,到樂至來出差的重慶朋友說,還是你們樂至安逸!比重慶低了4—5℃,我們過來工作,就像避暑一樣!

        話雖不錯,樂至確實存在大面積的人畜飲水困難。不下一場大雨、透雨,是緩解不了旱象的。懂事的小孩子眼瞅父母急得焦頭爛額的,也模仿電視里的祈雨情節,對著萬里晴空磕頭又作揖,口里還虔誠地念起了兒歌:“老天爺,快下雨,保佑娃娃吃白米;白米甜,白米香,今年不得餓莽莽……”

        幸福不會從天降,美好的生活等不來。光是盼雨,哪能解決問題?還得想盡千方百計找水。

        20世紀六七十年代,樂至縣發動全縣上下男男女女、老老少少,一干就是十來年,新建了大小水庫104座,以圖護佑樂至周全??擅鎸Ο偪竦摹昂的А?,旱片死角也是老大難問題。村社組織群眾打100米機井,挑水要排隊喊號;人們又自發地在田間地塊里挖呀挖,打了不少浸水凼,每個每天可以浸出一桶水;對于實在無能為力的地區,“藍朋友”開著消防車主動送水上門,人們滿臉愁云,可心里卻像喝了糖水一樣甜絲絲的。

        網友的力量也是無窮的,他們喊話氣象局,趕緊人工降雨!為回應群眾期盼,氣象局日夜監測,每當有積雨云出現時,他們也就不計成本,嗖嗖地發射增雨彈。雨點密集而來,農民朋友就像錢撒在身上一樣開心,手舞足蹈,欣喜若狂:“下,下,下,展勁下!”文人雅士喜不自禁,仰天長嘯:“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!”行為藝術者赤裸著上身,旁若無人地在雨中搓澡,還暢快地扭來扭去,模樣實在滑稽。愛護羽毛的人則撐起了陽傘,以避雨。好事者見了,趕緊制止,“這點雨就把你肚子里的飯打濕啦?快把傘收起來,莫把雨嚇退了!”撐傘的理解大家盼雨的心情,也不理論,翻著白眼,自顧自地奔了前程。

        而雨,似乎中了邪,僅短短幾分鐘就戛然而止,毒花花的太陽又跳出來作妖。此時,干透的地面就像灑水車敷衍地過了一遍,揚塵雖然沒了,可暑氣蒸騰卻更甚了。農民們很無奈,恨不得搬鵝卵石打天。但氣歸氣,也只有期望下一場雨早些到來,千萬別拐了彎兒。

        久旱逢甘霖,北宋鳳翔府判官蘇軾喜形于色,熔鑄成章,寫就《喜雨亭記》,其曰:“官吏相與慶于庭,商賈相與歌于市,農夫相與忭于野,憂者以喜,病者以愈……”古往今來,各階層人民的喜憂都與老天有雨無雨相關聯,這也是人們豐衣足食、安居樂業、國家興旺的根本所在。

        說到治水,古有大禹“三過家門而不入”,受萬世景仰。說到找水,不得不提“當代大禹”,那就是樂至縣回瀾鎮五臺山村的農民姚四海。他生于1913年5月,為了讓子孫后代不愁用水,15歲時的他就開始了漫長的尋水之路,一找就是半個多世紀,直到80歲仙逝。憑借三年私塾的功底,他用自制的簡易裝備手工測量地勢落差,走遍全川的五大流域的40多個縣(區)、1000多個村組,提交了600多份川中地區開渠引水方案與示意圖。而這個示意圖與2012年國家發改委批復的《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》的線路走向,驚人般的相似……

        毗河之水天上來!2021年7月6日,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,人工天河流經成都市新都區、金堂縣,資陽樂至縣、安岳縣,遂寧市安居區、大英縣等3市9縣(區),讓300余萬群眾直接受益。2023年春夏,樂至縣從新都茍家灘應急調水3850萬方,保障了樂至16個沿線鄉鎮的部分地區人畜飲水和灌溉問題。稼禾喜得甘霖,田園再現美景,姚四海雖然沒有等到毗河通水的這一天,可他平生的夙愿終于變成了現實,也可以含笑九泉,放心西游了。

        有了水,還得蓄水,方可備不時之需。樂至水庫自建成以來一直未掏淤,由于水土流失,明晃晃一塘水,有的竟然不到半米深。據說,有農婦因感情糾紛跳水尋短,竟摔斷了腿。庫容小了,白花花的毗河水只有溢出水庫,沖洗天然河道,豈不可惜?豈不嗚呼哀哉!

        毛主席說,“水利是農業的命脈?!彼?,不僅是農業的命脈,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宰。有水,就是魚米之鄉;無水,就是原始蠻荒。好在毗河二期工程提上了議事日程,即將修建的數百條支渠,就像毛細血管一樣貫穿整個樂至,聯通各大水系,滋潤干涸大地,潤澤蕓蕓眾生。樂至人與“旱魔”的愛恨情仇終將成為歷史,隱入塵埃。假以時日,工程投運,人們會站在希望的田野上,看溪水潺潺,白鵝戲水;看萬禾生長,碧波蕩漾;看房舍儼然,炊煙裊裊……這該是何等的眉飛色舞,心曠神怡,如沐春風???

        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?!蔽覀冇欣碛上嘈?,有了水的滋養,樂至的原野必將更加碧綠,物產必將更加豐富,樂至的明天必將更加燦爛輝煌!我們期待著。

        都國勝

        未經授權,嚴禁轉載!轉載授權請聯系:028-26223105

        版權聲明:資陽網是資陽融媒體中心在互聯網上授權發布《資陽日報》、資陽廣播電視臺視聽節目的唯一合法媒體,歡迎有互聯網新聞發布資質的網站轉載,但務必標明出處“資陽網”和作者姓名;資陽市范圍內網站若要轉載,必須與本網簽訂協議。如若違反,資陽網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。
        轉載要求:轉載之圖片、文件,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,亦不能抹去我站點水印。


        下載‘資陽觀察’APP 了解更多新鮮資訊

        網友評論

        文明上網,理性發言

        全部評論 0條評論
          暫無評論

        請先登錄

        <address id="phjfn"><strike id="phjfn"><pre id="phjfn"></pre></strike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  <dl id="phjfn"><video id="phjfn"></video></dl>
              久久最新地址日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