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雁江區中和鎮嘉瑞小區居民撥打《資觀監督》熱線電話(028-26116789)反映,稱小區外一村民私自在小區圍墻處開了一個洞,遇到強降雨,山水、泥沙就從洞口處涌進來,造成小區地面積水、泥沙淤積,嚴重影響居民生活。究竟是怎么回事兒?記者前往該小區實地查看。
中和鎮中和場社區嘉瑞小區。
嘉瑞小區,位于中和鎮中和場社區方碧路上,建成于2012年。小區共有4個單元樓,生活著80余戶居民。記者抵達當天,盡管沒有下雨,但小區內仍舊附著了一層泥土,地上、墻上、綠化帶堡坎瓷磚上,被洪水浸過的痕跡依然清晰可見。
地面未被鏟除干凈的泥沙。
山洪裹挾泥沙流進小區。(小區居民供圖)
洪水泥沙在小區淤積。(小區居民供圖)
居民們說,造成這個問題的“罪魁禍首”就是村民在圍墻上打的洞。洞口位于小區四單元正對面的圍墻上,形狀不太規則,直徑約有40厘米。
“打的時候我們都不曉得,以為在打柴,后來下雨漲水,水跟到這兒下來我們才曉得?!睋用駛兓貞?,這個洞已經被鑿開差不多有三四年了,從那以后,只要一下雨,山水、泥沙就會順著洞口流進小區,地面也會形成淤泥,不僅影響出行,還存在安全隱患。
小區圍墻處被鑿開的洞。
“灌起水的時候泥漿有20公分厚,根本走不了?!?/p>
“我前段時間從這兒出來摔倒,腳桿到現在都還沒好。政府來看了幾回,也找了打洞村民,說不出來個所以然,政府就只給我們修了個溝排水出去,現在泥巴沖下來 ,全是我們小區的人來掏?!?/p>
綠化帶中被居民掏起的泥沙。
最近的大暴雨,導致洪水、泥沙再一次灌入小區。為了方便出行,居民們齊心協力,花了3天時間開展自救,才將小區泥沙基本清理干凈。
“8月3日到5日,我們就組織居民把這里的泥巴掏了,當時泥漿都淹到腳踝以上的地方了,簡直無法走。我們的訴求就是,請政府把這個洞口封了,以前的山水該走哪里就走哪里,不要走我們這個地方?!毙^居民告訴記者。
究竟是誰在小區開的洞?打洞的原因是什么?帶著疑問,記者來到圍墻外大伙兒口中疑似鑿洞的村民家,可家中無人,記者無法當面求證,只看到山間有一條排水渠。居民們說,以前山水就是順著這條溝渠排入下方的屯水田,可如今溝渠已被該村民“強行拐彎”引至小區。
小區背后山坡上原本的排水渠。
山水通過溝渠進入洞口排進小區。(藍色箭頭為山水原溝渠走向,紅色箭頭為現在排水渠走向,黃色箭頭指向疑似鑿洞的村民家。)
隨后,記者來到中和鎮人民政府咨詢了解。
記者了解到,原來小區那塊地也是屬于銅鑼村的地,山上的水就是從現在小區那個位置直接進入前面的屯水田,但小區建成圍墻后,把山水水渠斷了。
小區當時就在圍墻外挖了一條水溝,繞到超市外進入市政雨水管網。由于多年來水溝淤泥堆積,喪失了排水能力,遇到短時強降水,山水下來之后就跑不贏,就要往旁邊一農戶劉明陽屋里面灌。
從2014年到2018年,劉明陽多次找到村上,這幾年可能去協調不下20次,最后,劉明陽為了確保他的房子不被淹,就自己在上面打了個洞。這么一來,水確實淹不到他屋頭了,但是就灌到小區里面去了,造成小區里面水排不出去,泥沙沉積在里面。
2020年鎮上對小區內雨水溝進行加寬加深改造。(鎮上提供圖片)
洞口下新建的沉沙池。
該鎮副鎮長孫浩力表示,對鎮上來說,手心手背都是肉,只能從中協調,但公說公有理、婆說婆有理,前些年一直調解不下。直到2020年10月,中和鎮啟動實施污水管網加密工程建設,才讓事情迎來了轉機。
“結合這個工程,我們就把小區污水管網埋到下面,把長約180米的雨水溝加寬加深了,同時在打洞排水口那個地方建了一個沉沙池,大家都很滿意,當時就協調好了這個事情,2021年、2022年都沒出問題?!?/p>
既然改造了雨水溝,前兩年都沒出問題,為何今年小區會出現地面積水、泥沙淤積的情況呢?對此,孫浩力認為,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出在小區管理上。
“一個是因為這兩年可能平時大家沒注意,雨水溝也沒有進行過清掏梳理,因為沒有物管,大家又不愿意出這個錢;二是因為泥沙在沉沙池堆積了,大家不疏通,排水不暢,確實也造成小區居民生產生活出行不便?!?/p>
8月2日,鎮城建辦、執法辦、社會治理辦一同到現場協調小區泥沙堆積問題。(鎮上提供照片。)
小區內雨水溝。
孫浩力表示,針對這一情況,接下來,鎮上將繼續做好協調工作,督促社區及銅鑼村召開“院壩會”宣傳“誰受益誰負擔、誰使用誰負責”等相關政策,并引導小區住戶及周邊農戶自愿捐資籌資籌勞清理疏通小區沉沙池、雨水溝及周邊水溝,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及生產生活出行需求。
“遇到極端天氣,我們作為屬地政府肯定是要積極主動作為,迅速組織大家清淤、排水,包括我們場鎮上很多地方都淹了,是沒法避免的,站在職能部門的角度,我們也會通過協調、開院壩會做工作這種方式,使各方意見達成一致?!?/p>
采訪中,記者一直有這樣的困惑,即便是小區建成后改變了原水渠軌跡,導致村民家被淹,但小區屬于商住樓,并非居民自建房,村民私自在小區內鑿洞的行為,是否合法合理?山洪灌進打洞村民家的原因是小區外排水溝淤泥堆積,喪失了排水能力,那各方有沒有定期組織力量清掏疏通呢?鎮村在協調過程中,是否還有更佳的處理方式,無需“犧牲”某一方的利益?
無可厚非的是,不管是小區居民還是打洞村民,都是想維護自身利益,因此我們希望,接下來能夠通過鎮村的再次協調,找到讓居民們和村民都滿意的處理辦法。同時,作為小區的主人,也應攜起手來共同維護小區環境,定期開展雨水溝清掏,防患于未然,讓小區管理更加規范,生活更加安心舒心。
資觀監督報道組 文/圖/視頻
文明上網,理性發言
轉載要求:轉載之圖片、文件,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,亦不能抹去我站點水印。
下載‘資陽觀察’APP 了解更多新鮮資訊